轮播图片一
轮播图片二

十大云药品种及布局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2 15:16:23    点击: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优势,道地中药材产业潜力巨大,云南提出"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程,遴选10个云南省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进行发布,已初步推选出三七、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砂仁、云茯苓、云木香、云当归、铁皮石斛、天麻、灯盏花“十大云药”品种,成为云南中药材特色优势品种的典型代表,从良种繁育、绿色基地建设、加工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孵化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打造,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引领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其中,以三七、天麻、滇重楼为主的十大云药品种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三七、灯盏花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天麻、灯盏花、滇重楼等滇产药材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a188b2292468cb584dd7e7b9ad78e17

1.3.品牌建设情况: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目前已构建了三七、灯盏花、石斛、天麻4个中药材大品种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中药材种植养殖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解决为突破口,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其中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龙陵紫皮石斛、广南铁皮石斛、福贡云黄连6个品种获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了3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3.1.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截至2023年3月1日,全国累计认定了3663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与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相关的有“龙陵紫皮石斛、玉龙滇重楼、马厂当归”3个。

f185a4edd6db8308a67cfc35d34bc01

1.3.2.云药之乡:60个

为了促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云药之乡"是指云南省行政区域内中药材产地环境良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县有一定规模优势和中药材发展潜力,注重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种植与持续利用,参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局令第32号)(GAP)等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能够起到较好示范作用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主要以种植为主)的县(市、区)。

药材种植讲究区域适生性,土壤、气候、自然环境和历史传承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弄不好就会“南桔北枳",即使种好了,因其药材含量达不到,也卖不到好价钱,甚至卖不出去。一般地,在相同纬度或区域引种种植,成功的概率较高,如下为截至2020年7月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科技厅认定的60个云药之乡数据,除适生外,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1.4.绿色化有机化建设方面:向规范化、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2021年,全省共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165.5万亩。全省有5家企业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27家企业获得150张有机产

品认证证书,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320个,有机基地面获证产品320个,有机基地面积16.91万亩。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研究取得突破,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万亩,探索出一条由传统种植向林下种植换道加速的绿色发展道路。

1.5.种植规模: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云南多样的地貌类型、土地类型和气候类型,为各类中药材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747万亩,增长到2021年的901.6万亩:产量从2017年的91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127.25万吨。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中药材主产区。

2021年,实现综合产值1621.02亿元,创历史新高;中药材产量超过5万吨的有曲靖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昭通市8个州(市),其中文山州以产值67.58亿元位列第一,曲靖市以产值61.92亿元、位列第二。

02 我国中药材进出口发展概况 

我国共有12807种中药资源,其中包含药用性植物11146多种、药用性动物1581种以及矿物性药材80种。目前约有1千多种经营性药材,常用药材600多种。近年来,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达850万吨左右。

2.1.进出口对比

2022年,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管控,中药材原料进出口贸易量明显增长,达到了近3年来的新高位。2022年,中药材进出口总额达90.04亿元,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达66.1亿元,同比增长了7.86%;进口总额达25.94亿元,同比增长了61.22%,顺差40.16亿元。从贸易量看,中药材进出口总量达26.71万吨,其中出口数量13.48万吨,同比下滑了7.37%;进口数量13.23万吨,同比增长了101.37%。

fbfc350df031cfd1109ebbb428d810e

2.2.进口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相关商品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17~2022年,中国中药材进口量从3.18万吨波动增长至13.23万吨,增长了10.05万吨,增幅为31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9%;进口金额从8.88亿元波动增长至25.94亿元,增长了17.06亿元,增幅为192.1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91%。

随着各国边境贸易逐渐恢复,我国中药原料进口量开始稳步提升。2022年,我国中药材进口总量达到13.23万吨,相比2021年增长6.66亿元、增幅约101.36%;进口金额达25.94亿元,同比较2021年增长了9.85亿元、增幅约61.22%。

249ce17cfcb369671df88a32eb1a1e1

2.3.出口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商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中药扩大出口迎来了良好的机遇。2022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中药因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不断出口海内外市场。随着中药越来越火热,以及政策利好的支持,中药材出口正持续向好。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相关商品出口量常年在13万吨波动,出口金额常年在60亿元波动。2017~2022年,中国中药材相关商品出口量由14.45万吨波动减少至13.48万吨;出口金额则随着出口单价的提升由64.38亿元波动增长至66.1亿元,增长了1.72亿元,增幅约2.68%。

b0844f007bf9bc13b5f9dc578c9815f

03 云南省中药材进出口优势分析

3.1.我国允许药材进口的通关口岸中云南有4个

我国对进口药材采取指定口岸管理,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应当按需设置,且只能进口该口岸接壤及邻近国家(地区)所产的药材。我国对进口中药材采取指定口岸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海关总署负责对申报的药材进口边境口岸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合格的报国务院批准。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东亚、南亚、东南亚近40亿人口经济圈的接合部,是我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直接面对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中药材国内外贸易独具优势。云南省有25个县市与东南亚国家中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4060公里。东南亚国家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进口药材的主要货源地之一,有很多中国稀缺且需求量大的原药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消费国,近30%数量的进口药材从东南亚进口,进口东南亚中药材主要通过云南通关口岸进口,主要进口品种有乳香、没药、血竭、龙眼肉、西洋参、鹿茸等。

在全国22个边境口岸中,云南拥有德宏瑞丽、文山天保、版纳景洪、红河河口四个口岸,为进口药材数量最多的省域。

3.2.我国允许进境的东南亚国家及药材

目前,我国允许进口药材的东南亚国家有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越南9个国家;其中菲律宾1种,柬埔寨1种,老挝9种,马来西亚10种,缅甸39种,泰国19种,新加坡6种,印度尼西亚19种,越南30种,多为植物源药材,动物源药材仅有地龙、蛤蚧(干制壁虎)、干海马、乌梢蛇4种。

3.3.云南省各口岸进口药材信息概述

目前,云南设有边境口岸17个,其中一类口岸5个:昆明航空港口岸、瑞丽、畹町、河口、勐腊陆路口岸;二类口岸12个:陇川(章凤)、盈江、腾冲、景洪、打洛、思茅、孟连、孟定、南伞、片马、麻栗坡、金平。这17个口岸都曾涉及药材进口,以进口数量来比较,进口量比较大的口岸为瑞丽、畹町、河口、勐腊(磨憨)、孟定、南伞、金平。

其它口岸中也有独具特色的药材进口业务,例如,片马口岸主要进口厚朴;麻栗坡口岸承接了越南的八角、草果的进口业务。云南省目前进口的药材品种近百种,但部分药材没有录入进口目录,无法通过正常的报关进口,都是采用边境互市甚至走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

3.4.中国进口中药材通关量最大的口岸:瑞丽

瑞丽口岸是全国22个药材进口边境口岸之一,也是全国进口中药材通关量最大的口岸,口岸进口中药材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和边民互市方式。

瑞丽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中国对缅甸边境口岸中出入境流量最大、贸易量最大的陆地口岸,由国门通道、中缅街通道和货场通道三条不同功能的通道组成,分别承担着人员(含公务和持护照人员)、摩托车和小型车辆、货车及大型车辆的出入境检查任务。

瑞丽口岸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物种资源丰富多样,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等美称。是中缅国际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的出入口,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黄金通道、实施"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节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先行区,是“前沿的前沿,窗口的窗口”。

04 云南省中药材进口分析

4.1.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整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相关商品进口量达4万吨,同比增长了3.21万吨,增幅为406.33%;进口金额达4.68亿元,同比增长了4.06亿元,增幅为654.84%。

2b14cad1cf5bcb89c733f2ee77acdfe

4.2.主要进口商品概况

从进口商品类型来看,云南省主要进口的"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大海子”、“茯苓”、“未列名配药用腺体及其他动物产品"、“乳香、没药及血竭"等中药材相关商品中,"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的进口量及出口金额相对较大,2022年,云南省进口“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39405.03吨,进口金额为45411.97万元,在云南省中药材相关商品总进口量和总进口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8.47%、97.09%。

0a89ae18e43c3b7dd5cdc8ea7a9b1a6

与2022年中国中药材相关商品进口量top15对比,云南省中药材相关进口商品少了“主要用作杀虫杀菌等用途的植物及其某部分”,“甘草”,“鲜或干的西洋参",“未列名配药用腺体及其他动物产品”、“鹿茸及其粉末"“矿物性药材”、“槐米"、“其他干人参”、“番红花”、"菊花"、"沉香”等商品。

05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分析

5.1.出口量及出口金额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药材相关商品出口量及出口金额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年份(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相关商品出口量曾高达392.52吨,出口金额曾达4406.45万元。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相关商品出口量约168.28吨,同比减少了152.5吨,降幅为47.54%;出口金额约1052.34万元,同比减少了945.67万元降幅为47.33%。

01b0e030fbe0c79b8cafdedbc55bfd5

5.2.主要出口商品概况

从出口商品类型来看,云南省主要出口的“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三七(田七)"、“半夏”、"枸杞”中药材相关商品中,“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的出口量相对较大,“三七(田七)“的出口金额相对较大。2022年,云南省出口”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89.77吨,出口金额为226.13万元;出口“三七(田七)“69.5吨,出口金额为767.66万元。往年还出口了"茯苓”、“白芍”、“杜仲”、“地黄”、“白术”、“川芎”、“当归”等中药材。

f8d1aae28bdea25d70af1c998382530

与云南省中药材主要进口商品相比,2022年,“乳香、没药及血竭”、“大海子”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三七(田七)”、“半夏”、“枸杞”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在历年进出口数据中“茯苓”既有进口又有出口。

与全国中药材主要出口商品相比,2022年,云南省没出口的中药材商品名称分别是“茯苓”、“黄芪”、“当归”、“地黄”、“甘草”、“白芍”、“菊花”、“沙参”、“白术”、“川芎”、“主要用作杀虫、杀菌等用途的植物及其某部分”、“黄芩”、“党参”。

 

报告核心总结

1.云南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2021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901.6万亩,产量127.2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621.02亿元,细分产区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文山为主。通过“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程,从云南省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中遴选出的三七、滇重楼、灯盏花、铁皮石斛、砂仁、天麻、云茯苓、云当归、云木香、滇龙胆、“十大云药”品种,已成为云南中药材特色优势品种的典型代表,品牌影响和市场竞争效应均得到进一步加持。

2.从进出口规模来看,云南省中药材进口规模整体大于出口规模,2017年以来,进口规模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出口规模则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均位列全国第一;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在全国比重则不足1%。其中,进口量达4万吨,同比增长406.33%;进口金额达4.68亿元,同比增长654.84%;出口量约168.28吨,同比减少47.54%,与进口量相差39850.72吨;出口金额约1052.34万元,同比减少47.33%,逆差额约45722.3万元。

 

3.从贸易伙伴来看,2022年,云南省中药材主要进口来源地为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主要出口销往地为越南、阿联酋、日本、摩洛哥、韩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对越南既有进口业务又有出口业务,其中,进口量为0.165万吨,出口量为51.36吨,相差1598.64吨。从主要进出口商品来看,在中国海关纳入进出口商品名录的药材里面,云南省“乳香、没药及血竭”、“大海子”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三七(田七)”、“半夏”、“枸杞”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茯苓”、“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既有进口,又有出口一其中,“未列名主要用作药料的植物及其某部分”进出口数量最多、进口金额最高,“三七(田七)”出口金额最高。


上一篇:2023年云南省中药材进出口数据分析简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23 瑞丽市中朔贸易有限公司 滇ICP备2024029366号 公司logo滇公网安备53310202533262号 (滇)-非经营性-2024-0005号